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

文字素養是導致不平等的關鍵因素

2019-01-16

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 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學士、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1973 年於美國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取得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及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返台後歷任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陽明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教育、學術與政府機構的要職。曾志朗院士自1990起陸續於中正大學創立台灣第一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推動中央大學成立第一所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致力於認知神經科學的人才培育及腦科學的發展;此外,公忙之餘還著作《人人都是科學人》、《科學向腦看》、 《我與科學共舞》 、 《在意識的繁花裡漫步-偶爾也和認知神經科學家來場生活探險》、 《用心動腦話科學》等科普書,藉由教育家的熱情與寫作文采,帶領讀者越過知識高牆,領略科學之美。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智慧發生質變的關鍵工具。在發展的過程上,歷經「仿、借、存/取、轉、聯、精」的演進,形成人類心智的思考方式,突破人類在環境變遷中所遭遇的各種困境,也整理出理性的辯證模式,創造了許多提升生活品質的科技。近兩百年來,在健康、教育、醫療、交通等生活安全的各項設計上,都有了更美好、更方便、更舒適的進展,人類的平均壽命成長兩倍,是人類智慧提升所得到的成就。工業 4.0 所描繪的科技經濟體系,並非在世界各地都能有效地建構,因此造成地球上人類生命發展有長有短的絕對不平等現象。
 
本次講座,曾志朗院士將從人道的立場,解析如何利用認知神經科學結合高科技的教育平台,突破貧困地區因語文複雜、社會文化及政治的不利環境,提升文字素養和普及科學教育,減少因科學進展所造成的知識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