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堂實踐

主講人:吳耀東
2016-06-10
講者簡介
吳耀東教授取得日本東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建築學博士雙聯學位後,任教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並擔任世界建築雜誌編委、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他所參與的工程項目多次榮獲獎項,包括雲南省自然博物館(一等獎)、成都市雙楠廣場(一等獎)、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體育活動綜合館(一等獎)…等。本次講座所介紹的「響堂山石窟」,是吳教授近年來參與的主要古蹟重建案之一,這次演講,吳教授帶領大家探究此一工程規劃與改造的始末。
響堂山石窟介紹
響堂山石窟又稱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據傳,在響堂山石洞內拂袖、談笑即能發出鑼鼓鏗將之聲,故而得名。。響堂山石窟最初開鑿於北齊時期(公元500—577年),之後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後因戰爭、天然災害等因素,石窟遭遇破壞,部份佛像、佛手、佛頭甚至流於歐洲、美國或日本等地,目前尚存16座石窟及4000多尊雕像。
響堂山石窟屬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南北兩處基地,相距約15公里。根據資料,北響堂寺石窟開鑿在鼓山北側陡峭的崖壁上,共有9座,分南、北、中3組,其中,中組石窟的外觀似樓閣,內壁浮雕有花卉、動物、佛像等造型,古樸典雅。北響堂寺石窟規模最大的是大佛洞,洞寬13.3米,進深12.5米,洞內供有一尊高約3.5米的坐佛,大佛端莊渾厚,肌肉豐滿,線條柔和,神氣秀逸,衣紋密集而富有裝飾性,雖經千年風日侵蝕,現仍可窺之原貌。南響堂山石窟千佛洞最為華麗,洞壁廣造千佛,有大小造像1,028尊,故名千佛洞。洞壁佛像鱗次櫛比,頗為壯觀。
響堂實踐過程
響堂山石窟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周邊區域長期以來遭受粗劣手法採礦,破壞當地生態與地形。吳教授在接受石窟重建工作時,即要求政府禁止當地繼續開採礦產,保留建設但不再開發土地,嚴格控管當地環境開發。之後借重響堂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之力,著手進行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古村再生和建築營造,另前往日本參觀法隆寺與伊勢神宮等寺廟的建築工法,當成重建石窟工作的依據。
吳教授特別強調,修復及重建工作皆需尊重歷史與環境,能做到不俗且體現出響堂韻味,實則不易。修復團隊嘗試以現代工法,保存傳統精美營造空間,,讓建築、室內、環境、自然融為一體,使得身處其中的人們可以靜思冥想,心靈交匯,尋找到自己與響堂之間的美妙關聯;經過完整規劃,望響堂的建築能具有更多的有機特徵,包括挖坑儲水建造水庫、種植300萬棵樹木,使之更親近大地、隱于自然、,且更忠實地體現一方水土的生活與勞作,並使響堂山文物將純淨、謙卑、淳樸、優雅、自由的精神內涵傳承永世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