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鄉分割到城鄉協調

鄉村發展與村鎮規劃的新挑戰11

主講人:劉健
2016-01-23
在過去三十年裡, 中國大陸的城鎮化進程史無前例, 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 其中包括了做為城鄉聯繫紐帶的小城鎮的繁榮發展。然而, 巨大的成績無法掩蓋城鄉差距仍然顯著、甚至不斷擴大的事實, 箇中緣由則與計畫經濟時期的城鄉二元制度密切相關。本次講座主要界定城市與鄉村的制度內涵, 介紹小城鎮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發展歷程, 並以北京及其周邊的小城鎮為例, 分析在當前新型城鎮化背景下, 村鎮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發展動態以及可能的規劃對策。
中國在劃分「城市」和「鄉村」時,與行政建制和行政等級息息相關。劉健教授表示, 縱然中國實質性的內容是在鄉村裡, 每天卻仍有近20個村莊在消失, 因為人口多移居至城市。若鄉村本身擁有可領導當地發展的能人, 將得以有效促動鄉村產業的具體發展。
就城鄉二元導致城鄉分割的課題而言, 城鄉邊界含混不清、城鄉混合發展作為行政建制的城市中,不乏農村人口和集體用地。故而,即使在北京如此發達的城市裡, 仍會看到些落後的鄉村場景。如從鄉村建設發展混亂之角度觀看, 已有「城中村」、「小產權房」等問題的出現; 或者制度上屬於鄉村,實際上已是城市;戶籍上的農村人口已不從事任何農業生產活動…等現象。
20世紀後期的小城鎮快速發展, 有多種利好因素提供發展動力, 其鄉鎮企業產業門類包括:工業、交通、建設、商業、服務等,例如:「蘇南」、「溫州」和「珠江」各為不同的經濟模式。
劉健教授表示, 當全球面臨城市化, 鄉村仍應保有自身的特點, 不應與城市如出一輒。在此前題之下, 鄉村發展的核心意義仍展現於生活、生態和社會各方面,不僅可做為一種文化現象, 更是重要的生態系統, 抑或具備生產價值的產業區域, 並成為擁有一己風格與美學風光的社區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