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乡分割到城乡协调

乡村发展与村镇规划的新挑战11

主讲人:刘健
2016-01-23
在过去三十年里, 中国大陆的城镇化进程史无前例, 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其中包括了做为城乡联系纽带的小城镇的繁荣发展。然而, 巨大的成绩无法掩盖城乡差距仍然显著、甚至不断扩大的事实, 个中缘由则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二元制度密切相关。本次讲座主要界定城市与乡村的制度内涵, 介绍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历程, 并以北京及其周边的小城镇为例, 分析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村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动态以及可能的规划对策。
中国在划分「城市」和「乡村」时,与行政建制和行政等级息息相关。刘健教授表示, 纵然中国实质性的内容是在乡村里, 每天却仍有近20个村庄在消失, 因为人口多移居至城市。若乡村本身拥有可领导当地发展的能人, 将得以有效促动乡村产业的具体发展。
就城乡二元导致城乡分割的课题而言, 城乡边界含混不清、城乡混合发展作为行政建制的城市中,不乏农村人口和集体用地。故而,即使在北京如此发达的城市里, 仍会看到些落后的乡村场景。如从乡村建设发展混乱之角度观看, 已有「城中村」、「小产权房」等问题的出现; 或者制度上属于乡村,实际上已是城市;户籍上的农村人口已不从事任何农业生产活动…等现象。
20世纪后期的小城镇快速发展, 有多种利好因素提供发展动力, 其乡镇企业产业门类包括:工业、交通、建设、商业、服务等,例如:「苏南」、「温州」和「珠江」各为不同的经济模式。
刘健教授表示, 当全球面临城市化, 乡村仍应保有自身的特点, 不应与城市如出一辄。在此前题之下, 乡村发展的核心意义仍展现于生活、生态和社会各方面,不仅可做为一种文化现象, 更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抑或具备生产价值的产业区域, 并成为拥有一己风格与美学风光的小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