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公教授專題演講

《文化驅動的城市創新力》

2016-12-21

講者介紹

  劉教授畢業於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之後遠赴德國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回臺後任教於東吳大學社會系,專長社會變遷、文化經濟、消費社會學及生活風格研究領域,是位紮實的社會學學者,更是一位以實際行動參與社會趨勢研究與文創產業推動的實踐家。
2012年劉教授接掌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藉由爭取世界設計之都,同步進行臺北城市改造運動,帶動城市進步、提昇臺北設計產業競爭力,致力「樹立文化高度,讓世界看到臺北」。期間,劉教授舉辦過「臺北建城130週年系列活動」:包括「記憶•飛躍 臺北城」、「西門重現計畫競圖」,著力推動整合小巷弄裡的臺北「創意寶藏」,以「創意街區」形塑臺北迷人的風貌。
 
新科技VS.文化創新力
我們生活在一個謂之為「高科技社會」的當代,行動裝置普及、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運用範圍越來越廣、機器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勞工,甚至是深入家庭的陪伴者與照護者。科技不斷進步,但應用在文化創新力上,只能是輔助角色而非創造者。因為要改變世界光靠高科技是不夠的,仍需回歸到人生活的本質。
 
劉教授推崇達文西「科學是將領,實踐是阿兵哥」,以創意將科技帶進人的生活,進行城市改造與創新時,才能保留溫度及原始初衷。劉教授列舉規劃臺北成為世界設計之都時的案例,包括:將交通號誌與路名標示整合為一個電子看板、重新設計公車路線圖、改造街道公用垃圾筒、以及「小招牌運動」。上述的創新構想,礙於法規、使用者習慣…等限制,並非每一個都能實踐,但實驗精神結合智能創新還是可以為城市帶來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火花。
 
城市是文明發展之必要。城市要進步,需培養市民的美學素養,並實踐在公共與生活美學之中。根據劉教授,城市發展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像杜拜、上海、阿布達比等新興國家,強調景觀改變與建築物建造的速度、專攻大型開發案件…強調硬體設備卻忽略文化發展的軟實力。另一種則著重智能城市發展,代表首推荷蘭阿姆斯特丹,以資訊通訊技術協助改善城市的環境與市民生活,提供更人性化的需求滿足。後者,才是讓城市與地球能永續存在的良好發展模式。
 
設計與美學
劉教授提到,臺灣政府的問題在於太過重視國防、軍事等興新產業,卻忽略了影響城市發展的生活美學,甚至用管理的方式去處理美學問題,因而出現許多不堪的設計。文化創新不是只有做景觀,需要著重細節、厚度與深度。比如國內公家機關忽視有特色的識別系統是活化空間的重要元素,以為設計就只狹隘地等於「美」,但設計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提出解決方案、讓生活更好,「美」只是其中的一個條件因素。
 
政府更需要成立設計產業園區,投資設計、培育人才。除了利用他們的專長,讓市民生活更美好、城市發展更有智慧外,還能活化既有資產,例如老屋改造工程,不只能保存舊文化,更能創造新的營利價值。形塑共好,才是政策成功的關鍵!